首页

免费恋脚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06:50:43 作者:技术赋能 “人机双师”助力乡村学子共享优质教育 浏览量:36465

  中新社南京9月18日电 (记者 朱晓颖)“铛铛铛……”18日,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广场,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余昌祥的女儿余惠如和各界代表一起,缓缓推动钟锤,撞响和平大钟。

9月18日,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,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人、青少年、教师、紫金草志愿者等代表撞响和平大钟。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

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日举行纪念活动,铭记“九一八”事变爆发92周年。

  十时,防空警报声划破城市上空。余惠如和青少年代表、教师代表、部队官兵代表、紫金草志愿者代表等低头默哀。自发到馆的民众也手持鲜花、脱帽驻足。

9月18日,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纪念活动,铭记“九一八”事变爆发92周年。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

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余昌祥出生于1927年10月。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时,他目睹了侵华日军虐杀中国人的场景,自己的亲人也在浩劫中丧生。2022年,老人过世,他的后人接力传承着这段历史真相。

  “我父亲的遗愿是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,让子孙后代永远生活在和平的阳光下。”余惠如对中新社记者说:“作为他的子女,我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历史记忆,为维护和平安宁尽一份力。”

  “永远的铭刻——抗战历史记忆版画展”当日在馆内开展,展览分为“铁蹄之下”“南京浩劫”“抗争到底”“万众一心”“记忆传承”等部分。展出的100余幅版画作品,创作时间横跨90余年。

  策展人、南京书画院院长、金陵美术馆馆长刘春杰在受访时表示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,版画艺术家以笔为刀宣传抗战,甚至时刻冒着生命危险。他们留下来的作品,饱含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、必胜的信念和决心。

9月18日,“永远的铭刻——抗战历史记忆版画展”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。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

  当天,纪念馆迎来全国各地的参观者。沈阳市民李志明特地一早赶来参加纪念活动。他说:“历史不容忘却,我辈更需奋发图强、振兴中华。”

  到馆参观版画展的南京艺术学院学生栾沛霓、吴桐,曾多次参与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的海报设计工作。“作为生在长在和平年代的新时代青年,我们更应铭记中华民族的苦难史,守望和平,放眼未来。”(完)

【编辑:唐炜妮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夏日避暑去哪里?来图书馆“充电”一下

丁晖手机里就珍藏着一张照片,清晰捕捉到了白鹇的身影。每年夏季,他总要到武夷山待上半个月。2021年,为摸清“家底”、更好保护生物多样性,武夷山国家公园启动为期3年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,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丁晖成了召集人。穿着雨鞋,挂上相机,一群群调查队员穿梭在武夷山间。“每次都有新收获,武夷山总是给我们无穷的惊喜。”丁晖说。

经济学家聚首广州献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

发言人称,美日抱持冷战思维、搞小集团政治,在涉台、涉海、核武器政策等问题上对中方抹黑攻击,粗暴干涉中国内政,严重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。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,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。

美军称对叙利亚境内“伊斯兰国”多处据点发动空袭

朱氏妇科传人董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医道传承——非遗映象展”给中医和民众之间搭建“桥梁”,让民众直观、清晰地了解海派中医及流派传承,特别有意义。

国庆假期车流汇聚 青海互助“十二盘”宛若游龙穿梭山林

国庆假期,北京市属公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,提供红色文化义务讲解近200场次。国庆假期第一天,在颐和园、北海、香山、陶然亭、玉渊潭公园,各地游客一同高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等歌曲;在香山公园,参观《进京“赶考”——纪念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驻香山75周年图片展》等展览的游客络绎不绝。节日期间,香山公园“赶考·香山”行走的思政课堂研学游、中山公园“我心中的少年中国——红色微课堂”、陶然亭公园铮铮学子陶然行红色实景课堂等活动受到游客欢迎。

中国拟立能源法 保障能源安全促可持续发展

位于哈尔滨尚志市西南的龙王庙村,村北毗邻大泥河,村东临近小泥河,2条河流在村北侧交汇,最终汇入拉林河。今年8月,龙王庙村遭受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,全村58.8%的耕地受灾,145户房屋过水受损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